2 月132020 by enyawengNo Comments 興雅國中英語老師林淑媛 建構學生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 校園風雲錄 緊鄰信義計畫區的豪宅群落裡,台北市立興雅國中就隱蔽其中,從這間學校的操場,你甚至可一眼看到整棟台北101,是許多到校參訪的人最喜愛的取景位置。在這所學校當中,還有一位英語名師,每年跑遍台灣島內外大小演講和教師工作坊,分享、進修教學經驗和技巧。 (閱讀全文...)
1 月22020 by enyawengNo Comments 高中生研究基因工程獲國際競賽金牌 明道中學陳沛鴻帶學生突破極限 文章, 校園風雲錄 電影《侏儸紀公園》以複製、改造恐龍,開啟大家對基因工程的想像,然而現在基因工程不是只出現在科幻電影中,而是已成為高中生的專題研究主題。 (閱讀全文...)
11 月82019 by enyawengNo Comments Google Classroom助英文老師翻轉課堂 鄭博仁將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TOP NEWS, 文章, 校園風雲錄 學思達教學法,是一套針對學生所設計的教學模式,主張將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則在課堂中擔任主持人及引導者,透過課堂訓練學生自「學」、閱讀、「思」考、討論、分析、表「達」等多元能力的教學法(簡稱學思達)。 (閱讀全文...)
4 月92019 by enyawengNo Comments 後勁國中老師李貞慧 用繪本教閱讀、思考力 校園風雲錄 在高雄市立後勁國中,有位英文繪本界中重要的推廣功臣,從大學時期便墜入繪本的世界,至今已收藏了超過千本的英語繪本,她是英文老師李貞慧,在繪本教學與親職教養圈中,還有著更知名的暱稱──「水瓶面面」。 (閱讀全文...)
2 月122019 by enyawengNo Comments 彰商英文老師巫彰玫 助學生領略語言應用的極致 校園風雲錄 踏進坐落在八卦山雲雀崗上的彰化高商校門口,遠離塵囂的校園內,映入眼簾的即是隨季節轉黃的樹和招呼訪客的噴水池。再往校園裡處走,上課時分,卻可見打扮成殭屍的學生正圍著一名老師,說著英語玩討糖搗蛋的遊戲。 (閱讀全文...)
12 月62018 by enyawengNo Comments 清水高中英文老師楊雅卿 讓學生找到自己無可取代的優勢 校園風雲錄 風和日麗的午後,台中市立清水高中內,除了著制服的學生穿梭,還可觀察到有些顯眼的「鬼」,如鬼娃恰吉、地獄門神、活屍和黑白無常等,在校園一隅靜靜地沉睡著。 (閱讀全文...)
9 月192018 by enyawengNo Comments 彰中行動派教師 帶領學生接觸國際事務 TOP NEWS, 文章, 校園風雲錄 好的老師總是能夠讓學生記得一輩子。彰化高中有位老師,是藝人浩子畢業多年後,每年教師節仍不忘感恩的對象。別人擔任圖書館主任,多半閒適自得,他和柯P有得拚,每天嗡嗡嗡地到處忙碌,把彰中圖書館弄得有聲有色,一手打造出彰化高中三大國際活動:國際高中青年領袖會議、非洲史瓦濟蘭國際志工團,與日本創意學習踏查計畫,規模超越一般公立高中所能做到的程度。 他是彰化高中圖書館主任呂興忠,他有一個夢,相信年輕人能夠改變世界,而要改變世界,除了要靠閱讀累積知識,更要靠身體力行的實踐,因此他推廣閱讀,更鼓勵學生閱讀之後付諸行動,對世界造成實質影響。 (閱讀全文...)
6 月222018 by enyawengNo Comments 從滅校危機到優質學校!反敗為勝的CEO校長 TOP NEWS, 文章, 校園, 校園風雲錄 去(2017)年,在全國教師最高榮譽的師鐸獎頒獎典禮會場,北市私立景文中學校長許勝哲穿著印有「景文中學」的招生服,接受總統頒獎,在多位盛裝出席的得獎人中,顯得低調,卻醒目。 2000年,景文中學爆發台灣教育史上最大的私校弊案,學生大量流失,隨時有滅校之虞。歷經漫長重建,如今,景文已躍升為北市校園營造、行政管理、教師教學等多面向的優質學校,而校長許勝哲正是重塑景文中學品牌的重要推手。 (閱讀全文...)
6 月132018 by enyawengNo Comments 英文不用很完美!他透過國際活動助學生開口說英文! TOP NEWS, 文章, 校園, 校園風雲錄 不論是任教於哪個科目的老師,總是認為自己的課堂最重要!「剛踏出台師大數學系時,我以為我的人生就只有數學」,有一位老師,曾經這麼形容初出社會、對於教育夢懷抱著滿腔熱忱的自己,現在的他當上了校長,他鼓勵多元學習、開放校風,不再讓孩子的人生只剩下單一學科! (閱讀全文...)
5 月22018 by enyawengNo Comments 打造沒有圍牆的教室 興大附讓學生參與「跨國視訊」體驗國際環境 校園, 校園風雲錄 在國立興大附中有一門「跨國視訊」選修課程,學生可以利用視訊和全球40多國的學校或國際組織直接連線對話,和克羅埃西亞高中生一起舉辦模擬聯合國會議、和美國高中生討論東西方飲食文化差異,甚至參加全球青年高峰會議,與他國高中生探討國際水資源議題,不需出國就能體驗國際環境。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