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學醫療保險不可少 各國規定仔細看

英國GP提供線上問診服務,留學生可透過線上處方箋到鄰近藥局領藥,降低染疫風險。

Q:出國遊留學沒有健保,醫療費用也很高,但在當地如果身體不舒服急需看診,又擔心高額醫藥費,究竟該怎麼辦?

台灣有全民健保制度、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診所,民眾就醫看病都非常方便;但出國留學在外,無論是感冒還是身心出現各種症狀,要在當地就醫,就不像台灣如此方便又費用低廉。出發前先了解目的地國家的醫療保健系統,投保相關醫療保險作為後盾,絕對是明智的做法。

醫療保險學問大 各國要求大不同

越來越多國家與大學,開始強制要求留學生必須投保醫療保險,才可以申請學生簽證並順利入學。建議留學生在出國之前可以多方參考比較,根據個人需求與預算,找出最適合的方案。在挑選保險時,除了要考慮保費高低外,還要注意保障額度、保障內容、診療限制、排除條款等項目,以及是否有轉校、越州使用等彈性。

以台灣學生最常留學的美國為例,當民眾必須自行負擔醫療費用時,支出往往是驚人的天價,通常美國大學校方都會提供學生醫療保險計畫,同時也開放學生自行投保合適的醫療險。留學生即使自認年輕身強體壯,也千萬別為了節省投保費用,而在身體健康出狀況時因小失大。

同樣是許多留學生會選擇的澳洲,考量國際學生無法享有澳洲公民的公共醫療保險制度(Medicare),澳洲政府為了留學生設置專門的醫療保險OSHC(Overseas Student Health Care),讓國際學生在澳洲留學期間,也能夠擁有基本的醫療服務。

根據澳洲政府規定,OSHC為強制投保,無法以其餘在國內自行投保的醫療保險取代,而OSHC保單也是申請學生簽證的必要文件之一。一旦留學生在澳洲求學期間,未依規定購買足夠的OSHC時間或中斷,簽證很有可能因違反規定而被移民局取消,留學生在準備出國文件時務必注意。

而在我所留學的英國,因為有類似於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NHS(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在申請學生簽證時,官方會要求留學生繳納整個留學期間的NHS保費。學生在當地身體不適時,可以依照宿舍所在地址,就近向附近有GP(General Practitioner,家庭醫師)的診所登記預約,如果醫師認為有必要,會再透過GP轉介到專科醫院進行下一步的檢查或治療。

降低看診機會 維持身體健康是關鍵

無奈的是,英國NHS因為連年預算縮減,導致人力嚴重匱乏,學生們即使登記註冊GP,一旦想要掛號時,往往也得等上個五天、七天,甚至聽聞有人等待時間超過一個月。也因此,有時如果是小感冒,不少學生寧可直接到藥房自行購買成藥,或是效法身邊的英國人,睡眠充足、補充維他命等營養品,靠著自體免疫復原。

或許是為了減輕NHS的負擔,在NHS的官方網站上,民眾也可以根據病情或症狀,查詢到官方建議的指南和簡易治療方式。比起在台灣大眾習慣小病痛就到診所醫院報到,在醫療成本高昂的海外,或許平常多運動維持身體健康、避免浪費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才是根本之道。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求學期間剛好遇到疫情,因為尿道炎需要掛號的我,正好體驗了GP提供的線上問診服務。醫師確認我的症狀後,透過App開立處方箋,同步傳送到宿舍附近的藥局,前往領藥的過程不必與醫護人員有任何接觸,降低染疫風險。

許多人擔心在國外就醫時,專業的英語醫療術語恐怕造成溝通障礙與理解困難,但是實際上我遇到的當地醫師都相當親切,得知你是留學生後,電腦螢幕立刻打開翻譯軟體,用以輔助解釋病情,也讓我更加瞭解自身狀況。

除了醫療保險以外,留學生人在異鄉一旦身心遇到狀況需要專業醫療協助,也可以透過國際學生辦公室、保健室等相關單位,洽詢校內及鄰近社區可利用的資源,用少少的花費解決身體問題。

如我所就讀的約克大學,就有提供專門針對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的服務中心,以及針對性病的門診。留學生有需求都可以多加諮詢利用。只要事前做足功課,調查清楚學校提供的醫療資源,或是上網看看學長姐的問診心得,身體有任何突發狀況時都能冷靜面對,也不必花費大筆金錢。

文/游婉琪
現職:Freelance Journalist
學歷:英國約克大學應用人權碩士
經歷:聯合報、聯合晚報、中國時報文字記者
獲獎:內政部優質新聞獎、社會光明面新聞獎、英國外交部Chevening獎學金得主
著作:共同出版《走入亞細安:臺灣青年在東南亞國家的第一手觀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