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背單字、記文法 英籍老師讓學生自己決定學什麼

Guy以英文老師的身分周遊各國生活、啟發學生用英語認識世界。(攝影/謝維容)

星期一上午,一群國中學生正站在以四個一組分布在教室內的桌椅旁,「Now you have 10 seconds! One,two…」老師一聲令下,學生快速移動到教室角落,有人抬頭望向投影螢幕上一張大大的「forests」標註與照片,他們正在思考森林是屬於World、Money、Country Side/City或者People的議題。待學生站定後,老師指向明顯最多人選擇的World一區,問「Why do you think forests is a world problem?」一名學生舉手,自信用不一定能稱為流暢卻能清晰表達出想法的英語說出「Because cutting down trees will hurt the environment and…」

這是新北板橋中山國中英籍外師Guy Herring的授課日常,在他的課堂中,學生要舉手、要講話、要發展自己的想法,也要有能力說出來。他的學生不用背單字、記文法,也不用面對漫無止盡的試卷,他鼓勵學生主動開口,給學生發表想法的舞台、設計種種主題活動,讓學生自己決定自己要學什麼。「我希望他們能學會英語,但同時不只是學會英語,也掌握創意思考、團隊合作、自主自立、組織想法,各種真實生活中會用到的能力。」

不只是學語言 更用語言看世界

來自英國的Guy在台灣有五年以上的教學經驗,他的教學生涯起源於大學畢業後,他在老師的建議下取得TESOL等國際通用的英語教學執照,並在英國、泰國、韓國等國執教,以英文老師的身分周遊世界。

每到一個國家,Guy就多學一種語言,期間他發現「學習語言不只關乎語言」,還與文化、價值觀、歷史、看待事物的方式等息息相關,學一種語言,等於多一種觀看世界的角度。「我認為認識這個世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主題。」他在課程中納入文化、社會、國際議題等元素,不僅帶領學生學習英語,也讓學生實際體驗如何用英語拓展自己的視野。

因此在這堂以環境為主題的課程中,學生除了討論聯合國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分別屬於哪些議題,也觀看瑞典環保少女Greta Thunberg與英國環境作家George Monbiot介紹植樹作為自然氣候解決方案(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的影片,了解如何以行動達成地球永續發展,並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

Just try your best whatever your best is.(在你有天分的地方全力以赴。)

顧及每種學習需求 學生更願意嘗試

這類強調口說與自我表達的課程,對剛離開強調聽說能力小學課程的國一學生來說,不一定都能跟上進度。這不是Guy第一次處理程度差異大的班級,其實他曾在英國的偏鄉地區教書,校園內學生組成多元,他就在一個不過30人的班級中碰到說著23種不同母語學生的情況。「我盡量往積極面看,看學生做到了什麼,而不看沒能做到什麼。學生如果願意學習,就盡可能鼓勵,而不是急著批評他沒做到完美。」

面對課堂中沉默、分心、明顯不願參與的學生,Guy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互相幫助。他會確定四人一組的小組中,同時有程度不同的學生,讓他們能彼此切磋成長。每當學生開口,他都不吝於給予稱讚。學生就算程度跟不上,只要願意參與、開口說,也有能發揮的舞台。

Guy將課程設計得活潑有趣,也和他自身的學習歷程有關。「我超討厭一直坐著寫題目。」他不避諱地直言,只會死背而非掌握單字與文法使用方式學習,「對學生一點幫助也沒有。」他自己學習語言的過程就是透過不斷講話、大量聽說才有所進步。

了解國高中學生上課時坐不住的心態,Guy設計涵蓋聽說讀寫的各種活動,在課堂中反覆誦讀單字、將單字用在各式各樣的句子中給學生練習,讓學生自然學會單字的讀音與例句。「我希望學生能自動學會語言,而不是透過強硬死背。」Guy反覆強調「automatic」(自動),與他堅持的班規有關。「在我的課堂上,我要求學生listen to the others, speak English, and try your best(聽別人說、要說英語、全力以赴)。」

Guy設計的活動多融合聽說讀寫四項能力,並以學習單引導學生使用英語發表想法。(攝影/謝維容)

全力以赴當班規 上課就是要開口說

Guy在2016年剛到台灣時,在新北市的北大高中擔任外籍老師。學生聽讀層面能力不錯,但願意開口對話的學生不多,而且幾乎沒有與外國人對話的經驗,也沒有使用英語的機會。

因此他將課堂內容定調為以口說為基底,鼓勵學生發表,讓英語學習不再停留於紙本,而是成為學生能使用的語言。並以各種動態活動,搭配學習單、主題報告、小組討論等,學生上課可以發洩精力,還能跟著問答活動在教室內跑跑跳跳,邊活動邊動腦更能加深學習印象。

比起成績,Guy更要求學生「Try your best」。每次上課他會提供20到30個難易度不等的單字,當作下次上課前的預習目標,程度較低學生可以從短的單字看起,程度好的學生則能挑戰學會所有單字。

一次上完以體育為主題的課程後,Guy發下了回家作業「報告一個你喜歡的體育明星」,設計學習單,要學生找到明星的生日、戰績、特色,且報告要用到特定幾個課堂中教到的單字,之後就放手讓學生自由發揮。

七年級的劉子嘉選了羽球世界球后戴資穎,她用英文查找戴資穎的資訊,發現「外國人報導的方式,和台灣人用中文寫的報導型式不一樣。」也因為要上台分享,她練習了過去沒做過的長篇造句,而且「上課不會一直在寫東西,讓嘴巴動一下比較好玩。」

上台報告後不是只由Guy評分,每位學生都要填寫一份互評表,判斷同學的口說流暢度、肢體語言與台風、簡報內容、是否自然地運用了單字等。學生不僅要會說,也要會聽、會判斷。七年級的陳育安就認為,「以前上課可能只是在台下聽,但Guy的課就有上台要做分享的時候,能和台下的同學進行問答。」讓他更樂意挑戰自我,使用英語對話。

「上過Guy老師的課,我覺得我變得比較勇敢。」七年級的王鼎郡表示,他雖然國小時就在補習班上過外師課程,但Guy的課堂給予他犯錯的機會,不用害怕開口,「就學到了各種用英語講話的方式,對英國腔調也比較熟悉適應。」

雖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自此開啟英語的學習動機,但Guy樂觀的說,「就算這個學生不喜歡英語,他可能在科學、歷史上有很厲害的天分。我只希望看見學生在他擅長的地方全力以赴,不這麼做的話,人生就太可惜了。」Try your best貫徹了Guy的教學生涯,也成為他對學生最大的期許與祝福。

Guy鼓勵學生發言、參與互動,即使是學科成績不高的學生,也能在他的課堂中找到發揮的機會。(攝影/謝維容)

About Guy Herring
出生:1980年
現職:中山國中外籍老師
經歷:北大高中外籍老師、英國Clarksfield Primary五年級老師、St. Clements CE Primary四年級老師
學歷:曼徹斯特都會大學學位小學教師教育證書課程、曼徹斯特大學國際政治學碩士、斯旺西都會大學美國文學榮譽學士、TESOL國際英語教師證照、TEFL教學課程結業證書
著作:《英文小說解讀攻略:探索篇》

文/謝維容

延伸閱讀》兼顧議題探索與學習,師大附中吳詩綺給學生帶得走的英語力
想瞭解更多英文學習資訊,歡迎加入
EnglishOK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