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高中生活不一樣 一起開學玩社團練本領!

每到升學季,網路上總會出現很多文章教高中生如何填志願,
但內容不外乎是「怎樣排志願序最安全」,卻無法解答多數人心中更深層的煩惱:
到底我的興趣在哪裡、未來想做什麼?
許多老師、學長姊認為,高中及早參與社團活動,或許可有助於找到解答。
就讓他們來告訴你,社團該怎麼玩,又該如何兼顧課業,
成為人人稱羨的「會玩又會讀書」的高手!

社團,讓高中校園的風景變得不一樣,也讓高中生的學習探索變得更多元,「我們常說建中的學生是紅樓才子,就是因為社團活動非常興盛。」建國中學輔導主任鮑順聰認為,社團生活可培養青少年的自我認知、自主學習、規畫、溝通協調、合作及領導等能力,這些能力都是生涯規畫的重要指標。「上大學才玩社團,太晚了!那時都已經選好系了。」換句話說,選社團好比一門生涯探索課,高一、高二就得先鋪路。

近年大學考招越來越注重課外團體活動經驗,希望學生從中學會團隊合作能力。(照片提供/協同中學機器人社Team 6083)

「高中時,參加社團最重要的是積極而廣泛地與人交往。」鮑順聰建議,如果一開始還不清楚自己的興趣專長,怕選錯社團,不妨選擇和性情相投或令人佩服的朋友在一起,藉此認識更多夥伴。

在無形中鍛鍊團隊合作、培養志趣

「有些學生喜歡音樂、舞蹈,樂於展現自我態度,會選擇熱音、熱舞、戲劇等表演性質的社團。」鮑順聰觀察,這類型社團通常需要花較多時間練習,但因學校老師參與度較低,自主性也較高,舉凡招生、教學、談贊助、策辦成果發表等環節,多由學生自行解決問題,是學習獨立的好機會。

高雄女中A 捷國際交流服務社指導老師李旻俐則認為,「現今許多知識都能在網路上學習,那對學生來說,上學的意義,就是多和各式各樣的人接觸、交流。」她建議,若是對英文和國際事務感興趣,對自己的表達能力有自信,不怕上台說話、與人接觸,加入國際交流型社團會是很好的選擇,「不只練英文,更可以及早磨練團隊合作能力。」

建國中學學務主任郭素妙也就務實面分析,108 課綱頒布後的大學考招方式有很大的改變,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團體活動,「甚至企業徵才都會看社團經驗。」

明台高中電競社指導老師張景貿也發現,透過社團興趣延伸到學科學習,較不乏味,例如他讓學生閱讀英文遊戲攻略、挑戰《英雄聯盟》美國伺服器,「原本不愛念英文的學生也漸漸進步。」

也有人很幸運,老早就發覺到自己的天賦熱情是什麼,像是對學習數學、科學、程式等專業領域產生強烈興趣,正規教育體制可能無法滿足他們專一而熱切的學習渴望。

對於這類型的學子,南科實中機器人社指導老師蔡汶鴻便鼓勵加入與個人專長相關的專才型社團,「既不必困在補習班發呆,也可以提早鑽研自己喜愛的知識領域。」

元智英專班主任張玉萱則就大學招生角度分享,現在教授都很注重學生有無課外學習和團隊合作經驗,但她提醒,備審資料切勿造假或過度誇飾,因為從面試應對很容易就可看出學生的經驗有無灌水之虞,「熱情的眼神是偽裝不來的!」

懂得時間管理 讀書效率更高

而若有幹部經驗,表示社團參與度較高,對升學更有加分效果。郭素妙指出,「擔任社團幹部,通常表示你樂於分享、服務,未來也會更願意與他人合作。」但要注意的是,爭取幹部職務應以付出、學習為出發點,不該抱持著功利的心態,從中累積而來的經驗和能力,自然能為自己加分。

只不過,擔任社團幹部所要花費的時間也就更多了,蔡汶鴻分享南科實中機器人團隊成員的經驗表示,「要學會取捨,想兼顧社團和課業,通常就得犧牲玩樂時間。」北一女綠衣使節校友張晏寧則要求自己上課當天就要搞懂所教的內容,並利用下課空檔完成作業,放學後就有時間做更多事,「身邊很多社團夥伴因為懂得自我安排時間,學科成績反而進步,因為心定,念書更有效率。」

「其實,最要改的是家長的觀念。」李旻俐分享,她帶社團學生進行課外的國際交流學習時,曾遇到不少老師、家長反對,認為專心念書要緊,「但推動20年下來,證明具備社團實務經驗的學長姊,綜合學習能力更強,到大學、社會上都能適應得更好。」

身兼教職與母職的政大附中英文名師溫宥基,對於熱衷熱舞社的兒子,採取開放的態度,僅訂下每天都要讀一篇英文雜誌文章的底線要求,基礎打好即可,「高中是學習團體生活的重要階段,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度,會成長得比較快,也可以拉近親子間的距離。」

親子教養作家彭菊仙的長子今年剛上大學,高中時醉心於微電影創作,不但自導自演作品參加微電影大賽,還在學校草創攝影社,擔任社長,「我選擇以協商取代說教,以彈性原則取代硬性規定,和孩子討論好大方向,就放手讓他們去闖。」獨到的視野和作法,不但讓兒子實踐夢想,更因而考上理想校系。

定好大原則 家長放手讓孩子自主學習

彭菊仙描述,兒子為了創社、參賽,花費非常多的時間心力,從制訂規章、招募人才、公關宣傳都得從零開始。她和兒子協商,每天至少留一小時念書,段考前一周暫停所有社團活動,「原則基本上讓他自己訂,他還主動提議段考前不開手機,避免分心呢!」起初,她提心吊膽地觀察兒子的學習狀況,後來發現他很懂得規畫,也相當擅長領導同儕、溝通協調,「這些能力都不是悶著頭讀書可以養成的,我漸漸開始懂得肯定他,成果發表也親自到場支持。」兩年下來,兒子累積了豐富的經歷和作品,在升學面試中果然讓評審眼睛一亮,甄選上北藝大電影系。

若長期觀察教育現場,不難發現,當老師、家長只注重學術成績,會導致很多孩子在學習上無法找回自信心,上大學、出社會後反而被淘汰。興趣是最關鍵的學習動機,現在熱門的科系、工作,也許未來都不會存在,不妨透過社團參與來學習喜愛的事物,及早展開自我追尋之旅!

文/賴亭宇

延伸閱讀》把握英語加分趨勢 迎戰大學甄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