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譯師擁有十國語言證照!專業加乘 職涯更吃香

許多人都有收藏的習慣,有人收集郵票、專輯、書籍等,而有些人則喜歡收集語言。身為一名醫師、又是多國語言學習專家,至今接觸過的語言超過20餘種,更同時擁有英文、日文、韓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瑞典文、捷克語、俄文共十國的語言檢定證照,這些歷程便已令人嘖嘖稱奇,更驚艷的是,他的多語言學習路,是大學後才開始的。

廖誼安認為,想學好一門語言,熱情和興趣是能否堅持的關鍵要素。(照片提供/廖誼安)

興趣使然 多語學習路萌芽

他是廖誼安,比起他的名字,更為人所知的是他創辦的部落格及粉專「無國界譯師」,身為一位語言重度著迷者,他曾在自己發表的文章中幽默地寫著,因為當不成無國界醫師,只好先當當無國界譯師。

在因緣際會下,他加入了台灣大學的多國語言交換社,認識了許多同樣熱衷於學習各國語言的同儕,他的多語學習路自此萌芽,爾後更常利用到海外念書或旅遊的機會廣泛到各地學語言,其中不乏諸多冷門語言,如捷克語等。

考慮到往後醫師職涯鮮少有空檔出國旅遊,廖誼安希望自己能把握每次機會將語言學得更確實,只要有空檔,就是他學語言的時間,而他的學習工具也與常人無異,多半是從書籍、新聞廣播、戲劇下手,再輔以母語教學課程、語言交換等方式加強訓練。

一路走來,他始終抱持對語言的熱情,即便手邊已擁有十種語言證照,他仍持續努力提升對各國語言的熟悉度、希望能不斷向上刷新語言程度。他形容自己學外語是定錨式學習,通常會以考試為目標或停損點,比如學英文時考TOEFL iBT,學日語則考JLPT,「考試與證照就像檢測自我的標準,可藉機了解自我程度和不足。」他接著舉例,如果這個月報名義大利文檢定,接下來三、四個月他便會規定自己專注學習這門語言,將廣播、書籍、影片等全數換成義大利文,融入情境,學起來更得心應手。

至於許多人學兩種以上外語常面臨的瓶頸:往往學好一門外語後,便忘光了另一門,該怎麼解?「通常會忘記是代表前一門語言學得還不夠穩固。」他以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CEFR)說明,學語言時容易忘記通常都是未達到C1 程度、還無法自由運用的,想達到C1 以上程度靠的是時間的淬煉、興趣與熱情的維持,語感的累積沒辦法速成,只能靠持之以恆。

開線上課程 藉語言學習觸及更多人

他的多語學習經驗也開始觸及許多人,不僅受邀到各場合演講,還被線上學習平台相中,多次邀請他針對多語學習法開課,起初他想,這類課程和坊間語言課程全然不同,應該不會有人感興趣,但去(2018)年在Yotta開設《快速從零學好新語言》的成果卻意外的好,原預期至多400人捧場的課程,竟有近1400人購買。

會說多國語言,也替廖誼安的生活增添許多有趣經歷,甚至有機會結交不同國家的朋友,他分享,在國外念書常遇到因語言相同、外人難以打入的小圈圈,但他在德國修碩士時便因會說捷克語,而常受捷克及斯洛伐克同學之邀加入課後party,更是活動中唯一的亞洲面孔。諸如此類的經歷經常上演,他也常Facebook上與粉絲分享自己在日常中擔任雙向翻譯的互動經驗,笑說自己就像是個無國界工具人。

在工作上亦同,廖誼安認為,對強調國際化的工作單位而言,同時會許多世界主流語言,便有機會為自己爭取機會。「尤其醫師這種較接地氣的工作,會說多國語言更吃香。」他舉例,像發展海外醫療的慈濟醫院,國外發生天災常需第一時間前往救援,對非英語系國家來說,如果會說當地語言,便不需透過翻譯。

過去在慈濟醫院工作時,擅長多國語言的廖誼安便常被指派接待外賓、翻譯,「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來自烏克蘭的外賓到院參訪,須以俄文向對方解釋醫院創辦理念、院內骨髓銀行系統的運作等,是十分特別且有趣的經驗。」

直至現在,即便身處英國從事研究工作,他依舊會撥空利用語言交換練外語、維持語感;工作時也會把握機會與墨西哥同僚講西班牙文,他笑說,「許多醫學名詞過去只學過英文,自學語言時也很難學到醫療用語,與對方用西班牙文對話的同時,也可了解這些專有名詞如何表達。」

對於未來,廖誼安期望自己能秉持著一貫的熱忱,盡力將目前接觸過的語言學得更精實,能在工作上流暢的溝通、使用,並持續深究精神醫學。

About 廖誼安
出生:1987年
學校:德國慕尼黑大學精神醫學科博士候選人
經歷:德國馬普精神醫學所研究員、台北慈濟醫院一般科住院醫師、台北榮總實習醫師
學歷:德國哥廷根大學神經科學碩士、陽明大學醫學系
檢定證照:英文(TOEFL iBT 110分)、日文(JLPT N1)、韓文(TOPIK 6)、法文(DALF C2)等十種語言證照

文/林郁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English Career》No. 69

延伸閱讀》海外交換留學不用花錢 她靠英語力抓住每一次國際交流機會

想瞭解更多英文學習資訊,歡迎加入 EnglishOK LINE@官方帳號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