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應數系結合第二領域專業 搶攻大數據未來

中山應數的課程重視實務,學生須學習程式語言、統計分析,也可修習金融、巨量資料等學程。(照片提供/中山大學應用數學系)

近五年提到熱門職缺,數據分析師、資料科學家經常榜上有名。在數據成為新金礦的現在,數學的重要性也漸受肯定。

師資完善 跨域發展學程

「現在大數據、AI人工智慧的發展,對數學系來說是個機會。」中山大學應用數學系(以下簡稱中山應數)系主任羅春光表示,透過應用數學系的課程,學生掌握數學理論,在應用數據的資料科學領域更能發展。

中山應數強調數學的應用與實作,因此提供統計機率、科學計算、數值分析的實作課程,學生更要學習如何將理論投入實作的方式。羅春光說明,「我們的課程設計,是傳統數學再多三條線:機率統計、科學計算、資料科學,因此學生能有更多元的發展。」

中山應數的另一大特色是有完整的統計學師資,包含機率統計、理論分析、資料探勘。此外,統計於財務金融、醫學生物、社會地理的應用,系上也有對應教師可開課,使得中山應數的學生所學更全面,在數據科學年年受到重視的當下開拓更多發展可能。

提到資料科學,不少學生傾向選擇資工、統計等與大數據直接連結的學門,但羅春光解釋,這些便利的科技背後都有數學理論支撐,比如Google演算法,就是用線性代數等相關理論完成的,因此受過數學課程訓練的學生,能更快掌握程式技術,也能和專精於資訊領域的人互補合作。羅春光說,「程式專業的學生寫資料快,而我們的學生重原理、邏輯推理嚴謹、找漏洞能力強,能達到良好的團隊合作。」

畢業自中山應數所統計組、正在攻讀理學博士的黃玉潔形容,「在應數系養成邏輯思考能力及數學和統計基礎,在使用程式語言、資料科學等資訊工具時,就能做得比較輕鬆。」

看重軟實力 鼓勵競賽出國

中山應數強調數學在科技的應用,也與財務管理學系、資訊工程學系等校內其他系合作開設學程,提供軟體工程、金融工程、人工智慧與數學、巨量資料分析四大領域的學習資源,學生畢業後更能往精算師、數據科學家等需要第二專長的職涯發展。

對於未能修讀學程的學生,系內則開設「應用數學實務」等課程,介紹數學理論與科技世界的關聯,並由教師帶領學生分組完成報告。羅春光就曾介紹影像壓縮技術中的數學原理,學生也成功重現此技術。「學生對知識和生活的聯結有更深的認識,更知道如何用學科去改善現代科技。」

培養扎實數學基礎後,再學習應用方式,使得中山應數的畢業生發展領域廣泛。完成教育學程當國高中數學老師、學寫程式後成為工程師都是常見選擇,也有不少畢業生進入保險精算、資訊安全、統計品管等領域,在聯發科、微軟等著名科技公司都有中山應數的校友。「我們已經連續三年,每年都有畢業生進台積電。」羅春光表示。

中山應數也發現培養軟實力的重要性,因此鼓勵學生參加校內外競賽、感受新刺激,也拿到好成績。由中山應數教授郭美惠帶領的學生團隊,就在2020跨領域智慧創新暨創意應用競賽中包辦大數據組的冠亞軍。

除了國內活動,中山大學也有各種海外機會讓學生拓寬眼界。中山大學在歐洲、美洲、澳洲與上百所姐妹校簽約,提供交換學生名額與雙聯學位,學生只要成績達標、通過TOEFL iBT測驗分數門檻,就能申請。學校甚至提供來回機票、學費與生活費等補助,就是要學生大膽挑戰。

羅春光說,喜歡問問題的學生最適合中山應數。「不只要會算,更要問這個原理如何推導、過程是什麼。」因此建議高中生在學期間可多涉獵數學主題的課外讀物,或參加大小競賽,「中山應數每雙周會推出數學徵答活動,用高中數學就能解,如果你來做、寫在自傳資料裡,就會讓人印象深刻。」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今周刊《2021前進大學》)

文/謝維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