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小校英語遠距直播共學 跨校互動成學習亮點

老師在螢幕中指導步驟,學生在現場動手做越南春捲,如此新奇的畫面,對偏鄉的學生來說卻稀鬆平常。這是因應新住民七國語計畫,資策會所推動的「小校聯盟遠距教學」,以直播共學模式,打破地理隔閡,共享教育資源。

2013年起,資策會開始針對偏鄉學校導入「小校聯盟」教學模式,目前全台已有超過700所學校加入。只要位處偏鄉地區、師資不足的學校便可提出申請。成立之初,願意嘗試的學校不多,小校聯盟還得一所一所學校打電話,詢問學校是否有意願加入。如今已做出好口碑,改變了偏鄉學生的教育困境。

因應108課綱,除了原本的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之外,新增了東南亞七國語言可選擇。資策會於是與國教署合作,針對位於偏鄉、單一語種低於五人的小校,透過遠距共學模式,推動偏鄉文化教育。

資策會也在去(2019)年引進英語課程遠距計畫。根據教育部規定,國小三年級開始有固定英文課。偏鄉小校要請到專業的英語老師大不易,大多都是普通科老師幫忙代課。

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教育傳播組組長陳永軒說,「偏鄉麻煩的是沒有老師,不是沒有設備。英文是主科、考科,卻還是面臨這樣的問題。」面對這些師資不足的情況,直播共學便是目前的最佳解法。

英文課程直播共學,現場仍會配置一個跟課老師,陳永軒說,「專業知識交給螢幕裡的老師,班級經營、人格教養則由原本專業的老師負責,兩方相互合作,『經師』與『人師』相輔相成,才能形成最大化的回饋。」

線上直播教學要注意許多事,連妝髮都有在控管,陳永軒笑著說,他對師資非常有自信,課程皆設計得非常精實。為了讓孩子注意力集中,資策會鼓勵老師教學創新,透過更多元的教課模式,如利用線上小遊戲、動手做等隔空互動,讓學生更習慣「專心」這件事。

嘉義縣沙坑國小的學生,透過遠距教學,與英語老師即時互動。(照片提供/沙坑國小)

有趣的是,如果小學的英文教材剛好一致,各校學生在同時間上線,便可以跨校上課,「透過這個模式,你可以跟不同學校的學生一起上課。」陳永軒認為,台灣小孩不太敢開口講,而偏鄉的學生更是如此,學習自信心相對低落。與別校的學生一同上課,提醒學生還有別校的師生在看你,可發展出良性的競爭與成長。

去年資策會辦了徵文比賽、微電影比賽,讓各所學校未曾謀面、平日卻一起上課的學生見面,「很像網友見面會,很有趣。」陳永軒笑著說,資策會也與老師師「串通」,一學期固定一、兩次將老師接到偏鄉小校。

「我們能參與這個計劃真的很幸運。」洪于靜說,他們與夥伴學校嘉義縣碧潭國小跨校上課,兩校加起來一堂課不超過十個人。兩校學生從一開始的陌生,到較勁心態,變成現在的相互合作。搭配遠距老師的高品質教學,學生們不僅不擾亂秩序、專注力提高,成績更是大幅拉高。

洪于靜也說,偏鄉的小孩,對自己的期待都不高,「如果我們放棄他,他自己也會放棄自己。」在加入計畫後,可以看見學生其實很求知若渴,也努力把握機會,「他們的成長,會讓我覺得補助計畫、申請資料那些文件沒有白寫,他們真的回饋給我,也回饋給自己。」她開心的聲音中有著對學生的滿滿驕傲。

「網路是知識傳播的觸手,不會因為沒有專業的老師就無法學習,透過網路你仍能享有優質教育。」陳永軒期望,資策會小校聯盟的遠距直播共學能做為推手,用科技消弭城鄉界線,未來做到真正的教育資源平等。(採訪報導/王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