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4年獲紅點設計獎 七年級設計型男在國際發光

連續四年、共有五件作品獲素有設計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德國紅點設計獎」的殊榮,並連獲美國、比利時、日本等多國獎項肯定,設計師劉經瑋作品中濃厚的台灣味帶領他征服國際舞台,並且在去(2017)年受邀到奧地利進行全英語演講。

劉經瑋勤練英語,把握國際競賽機會與各國設計師交流。(照片提供/牽猴子整合行銷)

但回頭看他的求學之路不是一路順遂,中學時期成績不好,直到上了大學才在設計領域當中建立自信,展現一鳴驚人的實力!目前就讀亞洲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研究所的劉經瑋,其實並非一開始就發現自己的志趣所在,而是按照父母的期望進入中正預校,「那時,我有一幅期末美術作品讓老師相當驚艷,老師認為我若繼續留在軍校相當可惜,這才喚起我想要追求『畫畫』的熱情。」於是在短暫就讀一學期後,劉經瑋便決定休學,轉進入普通高中。

高中時期的劉經瑋投注許多心力畫畫,也經常閱讀國外的設計雜誌如《iSh》、《IdN》等等,透過書中豐富的設計新知及作品,激發創意思考與培養美感,雖然一開始看不懂內容,但圖片就是最好的媒介,持續閱讀雜誌所累積的新知,成了他日後創作時寶貴的靈感資料庫。

劉經瑋的設計作品廣及包裝、插畫、企業視覺形象等多元範疇。(照片提供/牽猴子整合行銷)

跨域學習 累積靈感和語言力

劉經瑋回想當年錄取第一屆亞大視覺傳達設計系時,其實仍不太了解設計是什麼,但透過系上四年的專業課程和活動(如參觀印刷廠、包裝廠等),讓他不只學到創作技法,也吸收不少跨領域知識,對於如今邊讀研究所邊接設計案的他發揮很大的幫助。

以拿下德國紅點包裝設計獎的作品《捕獲野生烏魚》為例,他先拆解烏魚子的歷史背景,進而以「捕獲黑金」的概念為主軸,選用黑色、金色來設計,此外也請廠商製作捕魚網袋,讓整體呈現更有故事性,最後的成果融入了烏魚形體與剖開魚腹取出新鮮的烏魚子的表現方式,趣味性十足。

同樣縝密的事前準備功夫也落實在劉經瑋參加各大國際比賽上,「參賽前我會先研究歷屆得獎者的作品,查到的資訊都是英文,如果不太理解這件作品為什麼這樣呈現,一定會想辦法看懂。」透過研究不同藝術家的作品,也累積了他的創作視野和語言能力。

練好英語 和偶像設計師攀談

參加國際比賽時,劉經瑋觀察到東方設計師的作品比過去更容易被看見,透過多次榮獲紅點獎的經驗,他也歸納出評審的評選大方向:具備「文化性」的創作,較能受到青睞。「現在的趨勢其實是『越在地越國際』,聽起來雖然矛盾,但當設計師運用自己最熟悉的素材進行創作,最能凸顯與眾不同的味道。」

而台灣正是中西文化融合最好的例子,在創作《包包流浪記》時,劉經瑋特別找了台灣五、六零年代的照片作為參考,並在畫面中使用繁體字,展現文化魅力,也加入燈光、煙霧等特殊效果,希望營造出電影場景的立體感,讓觀者彷彿置身其中。

想成為聞名國際的設計師,光是有出色的設計能力還不夠。打開各項國際設計比賽的報名網頁,都是密密麻麻的英文,劉經瑋提醒,看懂參賽規章與作品寄送方式相當重要,若因誤解而導致作品未符合規則,會在第一階段審查時就被刷掉,不只失去參賽資格,更浪費昂貴的報名費,「只要把握這些細節,就能避免錯失機會。」

有感於英語文能力必須從生活中不斷累積,劉經瑋把自己的手機、電腦都設定成英文版,「在出國領獎的設計師晚宴上,大家都是講英語,也有機會遇見自己很喜歡的外國設計師,但面對面交談很容易緊張,不像演講可以事先準備,所以一定要在平時就多練習,才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他笑著說。

「相較於獎項光環,比賽對我的意義更多是如何在過程中學習和自我檢視。」在國際獲獎無數的劉經瑋始終謙虛看待目前的成就,他也強調,做設計要保有自己的風格,若有機會更要出國多看不同文化,進而培養美感、廣泛吸收新知。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這條道路上堅持,並持續累積作品!

About 劉經瑋
出生:1988年
學校:亞洲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研究所
現職:牽猴子整合行銷簽約經紀設計師
經歷:德國紅點設計獎、奧地利約瑟夫.賓得設計金獎及銅獎、美國3×3 當代插畫雜誌大賽、義大利A’設計獎、美國Adobe卓越設計大獎、比利時Pentaward 金獎、日本插畫家協會競賽全場大獎

文/楊堇愉

延伸閱讀》出國也能學英文!航廈裡不可不知的7大英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