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商英文老師巫彰玫 助學生領略語言應用的極致

踏進坐落在八卦山雲雀崗上的彰化高商校門口,遠離塵囂的校園內,映入眼簾的即是隨季節轉黃的樹和招呼訪客的噴水池。再往校園裡處走,上課時分,卻可見打扮成殭屍的學生正圍著一名老師,說著英語玩討糖搗蛋的遊戲。

巫彰玫(第二排左三著黑衣者)的課程活潑、鮮明,學生都深受其教學魅力吸引。(照片提供/巫彰玫)

轉向操場,一群學生當中,有一位雙眼矇起、試圖嘗試踢球,其他人則透過英語指令“Turn left”、“Turn right”,引導這位「盲人」踢球進門。滿腦子疑惑的同時,身邊一名經過的老師說:「這是『盲人體驗』活動,他們肯定是巫彰玫的學生。」彰化高商英文老師巫彰玫的課程形象如何活潑、鮮明,從師生的反應就能略知一二。

不僅如此,同時也是應用外語科三年一班導師的她,還在前(2017)年獲得彰化縣SUPER教師首獎。她的教學魅力又在哪裡呢?

兼顧聽說讀寫 發揮語言最大效用

在導師辦公室等待和巫彰玫約定好的時間前,正好是午休時間。只見她迅速用完午餐,接著用爽朗的笑聲和落落大方的態度,指導學生練習英語演講,有說有笑地給予建議。

問起巫彰玫還曾設計過哪些課程活動,彷彿開啟她話匣子開關,滔滔不絕地舉例,從唱歌考驗、自製MV(music video)、訪談外國人、迷你公益計畫等等,一個接著一個講,就像連發的機關槍。

「聽說讀寫兼顧,才能(將語言)發揮最大的效用值。」巫彰玫說著她設計這些課程活動的初衷,原來,曾在芝麻街美語擔任教師的巫彰玫,最早習慣的是以聽、說為主的兒童美語;直到進入高中職教學體系,才深深感受到側重面向的不同。

尤其在非都會型學校,整體上英語教學模式較為傳統,比起聽力、口說,一般學生的閱讀和寫作仍相對突出。於是,平衡各項能力的發展,成了巫彰玫心中的教學目標。

透過多元的課程活動,融入聽說讀寫的訓練,是巫彰玫課程最大的特色。應外科三年級的張若珍分享,巫彰玫曾出過一份「自製MV」的作業,學生必須挑選英文歌曲,並想辦法錄影、錄音、加配樂、上字幕等等。

「至於怎麼做,我們自己要想辦法。」張若珍認為在過程中,不但練習到英語發音、操作影音剪輯軟體的能力,更培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旁的巫彰玫聽了則笑說:「因為我也不會(使用剪輯軟體),但只要上網搜尋方法,其實學生很快就會做。」

訪談作業 意外遇上少年PI劇組

最令學生印象深刻的,非訪談外國人莫屬了。為了增加活用英語的機會,巫彰玫要求學生尋找外國人,詢問他們來台灣的目的、去過台灣哪些城市、喜歡哪些台灣食物等,並透過影音紀錄,事後逐字逐句檢視訪談時的對話內容。

於是,火車站、高鐵站、科博館、百貨公司等外國人常出現的場所,都成為學生狩獵目標的地點。曾經,就有一組學生訪談到《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劇組人員,「意外接觸到『國際級』人士的經驗,讓學生都非常興奮。」巫彰玫表示。

訪談外國人的初體驗,學生不僅感受到外國人並非想像中的遙不可及,發現以英語溝通其實不難後,更令他們信心大增,不再那麼害怕開口說英語。

不過,儘管這些課程活動目前推行得有聲有色、深受學生喜愛,但起初在執行上可沒那麼順利。例如,有些同事認為正規課程應該著重於教科書上的進度;也有家長表示下課時間和周末是學生補習、溫習功課的時候;就連學生也曾抱怨過同組組員因表現不佳而成「豬隊友」。

面對這些不同的意見,巫彰玫並沒有氣餒,反而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除了多溝通,讓家長了解課程活動對能力發展的幫助,她也在小組評分方式中加入互評機制,盡可能使評分公平。甚至,她還成立家長LINE群組,透過分享活動照片,使家長更加了解學習狀況,也更安心。

經過多元活動的培養和訓練,久而久之,每當學生參加校內外英語相關競賽並奪得佳績,成果受到肯定是無庸置疑,再者,異議也逐漸減少了。

陪伴學生犯錯 修正後愈來愈好

儘管課程活潑有趣,然而在學生眼中,巫彰玫可是一位相當嚴格的老師。應外科三年級的林昭辰表示,在準備專題報告的時候,學生必須針對諸如人口老化、北極航道、一帶一路等國際議題發表,「報告前和老師討論方向,常因為方向太大、太小或執行上有難度,不停被她否決。」

即使感到挫折,但正因為不斷修正,發表成果才更趨近完美。學生紛紛表示,在巫彰玫的教導下,他們早已養成「不怕犯錯、愈挫愈勇」的精神。

「不要害怕做錯,因為錯了才知道哪裡可以改進。」「做錯一件事時,別專注於當下的挫折感,要想著怎麼做會更好。」學生你一言、我一句地說著他們領悟到的道理。

在學生跌跌撞撞、愈挫愈勇的路上,巫彰玫也從不缺席。為了準備專題報告,學生曾連續兩天在學校準備到晚上十點鐘,巫彰玫除了會一起待到他們離開學校為止,有時候還會貼心準備慰勞品給學生享用。

這些點點滴滴,都是巫彰玫傾注大量心思於教學的成果。有人好奇,這麼多元的課程活動,點子是哪裡來的?「生活中突然想到,或有看到類似的遊戲,就會想著要怎麼跟課程結合。」

換句話說,巫彰玫的「實踐力」其實就是這些活動誕生的原動力。至於專題課程的國際議題包羅萬象,巫彰玫要怎麼了解每一個議題、帶領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她笑說:「我是讀國際關係的呀!」

目前是中興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的她,期許學生能將英語力的應用延伸到其他面向,舉凡資料蒐找、軟體操作等等,讓英語成為實用工具。

她以交通工具作為比喻:「語言就像是一種交通工具,你同樣要去一個地方,騎腳踏車、甚至開車,就會比走路來得快許多。」

懂得利用語言,就能立刻接收到第一手資訊,不必被動地等待別人翻譯,甚至承擔與原文有語意落差的風險。林昭辰舉例,她追蹤不少國外YouTuber,因為語言沒有隔閡,一有新影片釋出,馬上就能看懂。

巫彰玫也勉勵學生,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準備好態度,「因為態度決定高度」。她建議學生抱持積極學習的態度,除了跟上學校課程進度,也要能尋找、運用校內外或網路上的各項資源,並且多練習、不要怕丟臉,英語自然能夠進步。

About巫彰玫
出生:1967年
現職:彰化高商英文科專任教師、全教總政策部研究員
學歷: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國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
經歷:新北市立金山高中、新北市立瑞芳高工英文科專任教師
獲獎:2017年彰化縣SUPER教師首獎

文/陳胤祖

《 English OK 中學英閱誌 》第13期
各大通路、誠品書店、博客來同步販售中!
期刊訂閱 » 優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