豔陽下的中正紀念堂,來自全台16所學校、共計200名高中生,穿著制服表演精彩熱舞, 這支「一鏡到底」的影片不久前放上網路媒體,短短2天就吸引超過400萬人次點閱,目前點閱率更是累積突破600萬人次。「高中是敢作夢的年紀,那種青春無畏的自信態度是假裝不來的,因此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談起影片的成功關鍵,臺灣街舞藝術協會秘書林煜智下了這樣的註解。
籌拍這支影片、造成網路瘋傳盛況的幕後推手,就是臺灣街舞藝術協(TWSDA,以下簡稱街舞協會),他們並非第一次拍攝街舞主題影片,像是2014年出品的《臺起頭來――蛻變中的臺灣街舞》紀錄片,便以富有張力的影像呈現台灣舞者的演出及生活點滴,並傳達對於時事議題及社會現況的關懷, 不只在台灣創造不少話題、獲得廣大迴響,更獲拉丁美洲最具權威的Guanajuato影展及美國Rhode Island、Athens等多個國際影展的入圍肯定。
林煜智表示,影像是最有力的傳播媒介,這一次選擇高中生作為拍攝主題,就是希望喚起每個人心中對年少夢想的回憶和共鳴,「高中熱舞社是大部分人接觸街舞的開始, 也是人們夢想的起點,我們期待大家看到影片,能想起自己的初衷。」
有共同目標 完成一鏡到底
臺灣街舞藝術協會秘書黃培安表示,拍攝此支紀錄片,最大的挑戰之一就在於一開始,要找出這麼多不同學校的高中生,把大家串連起來。而實際上,16所不同學校的200名學生,是由4位街舞老師分別到校指導練習,直到拍攝前2天才集合在一起彩排。
黃培安笑說:「本以為一大群青少年會很難控制,但拍攝時孩子們都出乎意料地自律和配合。」正式拍攝大約花了將近1天,從早上拍到下午,所有高中生頂著大太陽、餓著肚子,重拍了6、7次才完成。「一鏡到底只要一個地方出錯就要全部重來,但他們都沒有一絲怨言。」
值得一提的是,這支影片之所以能讓更多人看見,還是其中一名參與拍攝的北一女中同學,自己偷偷將影片投稿到網路媒體Yahoo TV的粉絲專頁,沒想到一夕間爆紅, 也讓這群愛跳舞的孩子獲得了「大人們」的肯定。
「很多老師、家長會認為跳舞沒用,不如好好念書,學校對我們的社團活動也不太關心,有時候借個場地都限制重重。」基隆高中同學翁偉升表示,因為影片瘋傳,教官、老師都來詢問,更多有讚美, 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證明了「我們不是都在玩」!
因街舞讓英文跟著進步
除了在地持續深耕、推廣台灣街舞文化,街舞協會也注重與國外街舞文化的交流。「街舞本身源自於美國街頭,包括音樂類型、歌詞內涵、文化背景,都與美國息息相關,若要吸收第一手資料、深入了解,就一定要用到英語文能力。」因此,台灣許多想再精進實力的街舞老師,多半會選擇赴美進修;街舞協會也會不定期邀請外國講師來台指導、演講或擔任競賽評審, 讓年輕的街舞學習者,有機會接觸國際街舞專家。
一般國外大師的講座現場會請來翻譯,影片也會上中文字幕,但有些英文單字一旦翻譯就失去原味,「比方說『grooving』這個字,一般我們譯為『律動』,但其實裡面還包含節奏感、搖擺、舞動等意思,中文沒有一個單一詞彙能傳神地表達出來。」但林煜智也說, 不須刻意鑽研名詞解釋,只要真心喜愛、多涉獵相關領域的知識與文化,自然能夠領會箇中精髓。
林煜智坦言,英語文能力對舞者有一定的幫助,而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他笑說,很多人到國外參加街舞活動,都是查好地址就直接飛到當地,一路「摸」過去,「其實到了現場,跳舞就是共同的語言,沒有所謂的溝通困難!」
永春高中同學傅荐豪也說:「街舞老師要我們多聽音樂,而且跳舞要運用全身感官去感受音樂,聽到音樂不只會想舞動肢體,也會想跟著唱,因此就會去查歌詞的意思,自然而然英文也會跟著進步,也越學越有興趣。」他也計畫上大學之後要持續精進英語文能力,爭取出國念書、學舞的機會。
外界可能會好奇,為何選擇在中正紀念堂拍攝影片?「因為幾乎所有北區學校的街舞社團,都在這裡練舞!」大夥兒默契十足的回答中,道盡了台灣街舞學習環境的不完善。未來,街舞協會計畫持續讓大眾親近、了解街舞藝術,並為年輕學子爭取更多可用資源,「希望孩子們以後練舞不必再躲在捷運站地下街、或是在沒有鏡子的戶外承受日曬雨淋!」也期許這群熱愛跳舞的高中生,能夠秉持熱情,朝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