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眾食安意識提高,食品安全不只是重要議題,更是攸關大眾能否吃得安心的一門科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主任許祥純如是說。說起該校系,不少人耳熟能詳的就是其研究團隊精心研發的屏科大「薄鹽醬油」,不僅成功打響食品科學系名號、引發搶購熱潮,更是廣受家庭喜愛,每年創造亮眼銷售佳績。
而受歡迎的熱門食品可不只薄鹽醬油,從每天睜開眼要吃的早餐米穀粉、到下午茶點心巧克力、咖啡、蔬菜口味的養樂多,甚至連養生保健食品牛樟芝精華膠囊、紅藜益生菌也都由屏科大一手包辦,每樣食品從研發、生產到銷售全都自己來,堪稱是技職科系中「自製自銷」的模範生。
累積一甲子 創新食品研發力
屏科大食品科學系設有全國大學中唯一的「模擬食品GMP生產線」,從加工廠開始運作到現在,已研發製造出三、四十種食品,除善用優質食材與在地農作物外,更因應消費者需求研發多種創新產品。許祥純以蔬菜養樂多為例,當初就是因為看到很多小朋友不喜歡吃蔬菜而讓父母頭痛不已,因此團隊特別將蔬菜養分融入養樂多製程,讓幼童飲用的同時也將蔬菜營養一起喝下去、一舉兩得。
而這也是屏科大十分重視的創新研發能力。許祥純表示,食品科學系成立迄今已有一甲子歷史,共分為微生物、食品加工、食品工程、分析檢驗、生物化學暨食品生技等五大研發教學群,透過多元面向幫助學生擴展更寬廣的學習視野。她笑說,系上的每位老師不僅懂理論,更具備優秀的研發與實作能力,讓食品科學絕不會是「紙上談兵」的理論學門,而是引導學生「做中學、學中做」的應用科學。
此外,系上除重視培養學生具備食品加工、分析檢驗等研發能力,也十分強調職場實務學習。當學生升上大四後,系上會安排他們前往葡萄王等國內食品大廠進行產業實習,不少表現良好的學生更直接被企業留用,一畢業即就業、提前搶得職場先機。
除了專業能力,英語文能力亦是食品科學系學生不可或缺的一環。許祥純表示,屏科大訂有英語畢業門檻,要求每位學生須具備至少多益測驗(TOEIC)350分或同等級英文檢定才能畢業。
為提升英語競爭力,屏科大還設有全英語教學的「食品科學國際碩士學位學程」,從開始招生至今,除了外籍生飄洋過海前來修讀,每年也吸引不少本地生報考。
為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系上每年也會結合教育部學海系列計畫,補助學生前往海外實習與進修,目前就有三位學生飛往姊妹校泰國農業大學(Kasetsart University)實習,擴展課堂以外的「新視界」。
目前正在屏科大攻讀食品科學研究所二年級的蔡靜萱,就是利用大四那年獲得系上推薦機會,前往泰國農業大學、乳品廠、南僑關係企業泰國廠等處實習,除了有機會跟著泰國專家學者學習外,還參與如何製作麵條、調製豆漿、青草茶等食品的研發產製過程,透過第一線實習與接觸,讓她得以將課堂所學與食品生產線融會貫通,不只令她學習視野大開、決定繼續攻讀研究所培養專長,更激發出未來想到國外工作的夢想。
泰國實習 初見飲食民情大不同
「到泰國實習幾個月下來,除了在專業實習獲益良多,就連英語表達能力也跟著流利許多。」有著一雙慧黠大眼的蔡靜萱笑著說,當時是自己生平第一次出國,因此格外珍惜得來不易的機會,除了努力跟著老師學習外,也把握開口說英語的機會。
她談到,在泰國實習時,每天都得用英語與當地人溝通,因為不習慣講英語,一開始只能硬著頭皮開口,但日積月累下來,終於讓她順利突破口說瓶頸,不僅日常會話難不倒她,還因此學到許多跟食品研發領域相關的專業英語詞彙,而英語文能力的大躍進,也成了她這趟海外實習之旅的額外收穫。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食品也會因不同地區而有多樣化口味。蔡靜萱說,前往泰國實習的另一個收穫,就是讓她了解到食品廠須依販售國家的不同而「客製化」適合口味,才能受消費者青睞,像泰國人普遍喜歡酸、鹹、辣等重口味食品,而台灣人口味則較為清淡。她以在泰國米果加工廠實習為例,台灣民眾較喜歡厚硬的米果、澳洲人則愛吃薄脆的口感,因此研發食品時也必須懂得了解各國飲食習慣大不同,才能成功將產品打入當地市場。
為鼓勵學生,屏科大食品科學系提供英語獎勵辦法
TOEIC:大學部700分(聽力350、閱讀350),獎金3000元
TOEIC Speaking Test:大學部120分/研究所160分,獎金3500元
TOEFL iBT:大學部65分/研究所88分,獎金6000元
(整理╱賴亭宇)
文╱張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