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不只是語言知識 還要培養學生會「用」的英語力

如何提升學生學習動機,進而培養在日後升大學、出社會工作時能夠溝通的英語文能力,以因應如今的全球化環境,一直都是高中英文老師的共同課題與挑戰。

陳超明( 左) 認為,把學生教「會」才是老師的首要任務。(攝影/樊語婕)

推廣創新英語教學多年的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GEAT)理事長陳超明,去(2017)年9月在新竹高中的一場對高中英文老師的演講當中,分享他所推崇的三大教學典範—— 情境學習、減法教學以及長篇閱讀。

演講一開始,陳超明先請每位與會老師自問:「我教什麼?我怎麼教?我教誰?我怎麼知道學生是否了解?」他提到,台灣學生往往考試考得好,但若要用英文自我介紹,很多人都開不了口。

陳超明也提出「三個不等於」的想法:教完不等於教會、教學不等於學習、語言知識不等於語言能力。以往老師在英語教學時,大多比較注重「教完」與「語言知識」,但其實「教會」與「語言能力」才重要,「學生到底會不會『用』才是重點。」

操作型教學 內化英語文能力

在英語教學上,若要將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能力,就要仰賴語言內化的過程,「如果是騎腳踏車、開車、游泳、煮飯這類技能,學會之後通常一生都不會忘記,因為這些不需要經過腦中海馬迴運作。但語言若是以知識或經驗的方式學習,衰減期成人大約是半年、兒童三個月。」換句話說,如果把英文當成技術能力教學,就有機會達到長年不忘的效果。

然而,實際教學上該怎麼施行呢?陳超明以文法為例,不要當知識來教,而是要透過操作的概念,學生自然能學會,「建議大家上網搜尋『games for teaching grammar』,有很多的資源活動可以運用。」

語言內化包括操作、使用、歸納與內化四個流程,任何語言學習都是透過複雜的運作,老師可透過設計活動、情境模擬或遊戲,引導學生經由互動、小組學習進行操作與使用,經過歸納、自我學習、教師導引,最終內化為自己的能力,「英文不要教,要操作。」陳超明簡明扼要地強調。

操作型教學要搭配三大教學典範才能發揮效益。例如一位法國大廚教大家製作蛋糕,由於語言不通只能比手畫腳或以簡單英語交流,其學習活動主題並不是在學英文,但學員在過程中不小心就把麵粉(flour)等情境相關英文學會了,而這就是典範之一「情境學習」的實例。

英語教學的典範之二,就是減法教學。陳超明表示,「我們必須為學習者而教、為激發學習興趣而教、為學生的理解而教、為了驗證生活而教。」他進一步解釋,教學應該是專注在教育學生,不是教授英文,要把學生教會,而不是把課程教完。

「英語教育必須是以價值取向,而不是分數取向的學習。」為此,必須要有學習的連結,例如差異化教學、給學生任務等。就算是同一篇文章,對程度好的學生可以給予較具挑戰性的任務,程度較中後段的學生就分派相對簡單的任務,才能因材施教,讓學生們都能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

長篇閱讀 練語感也練邏輯力

許多學生在讀英文文章時,容易遇到不懂的單字就停下來查。陳超明建議,老師可以用大量的長篇文本幫學生改掉這個習慣,同時也能為學生培養語感,「例如篇幅較長的小說,學生為了往下讀,即使不懂部分單字,仍然可以繼續讀下去,久而久之自然能夠養成讀英文的習慣以及語感。」

他舉例,美國的英文課都是在讀英文小說,這樣的風氣也帶到台灣,不少高中也積極鼓勵學生在限定時間內閱讀完如《哈利波特》之類的長篇小說。

閱讀其實是繁複的學習過程,除了能夠培養語感,也包括解讀繁複過程、思考邏輯和解決問題等特性。「閱讀其實很難教,可以透過大聲朗讀、問問題、切短句、重說故事、動詞造句、摘要故事、批判思考等方式進行。」

例如老師先帶學生讀一個故事,但不說出結局,讓學生自己決定故事結局走向,作為課後的學習,而不是作業,這樣學生就會覺得閱讀是有趣的。

陳超明的分享讓與會老師們的心中激起漣漪,目前代理桃園市永豐高中高一英文的一位與會老師便很有感觸地表示,過往教學注重單字、文法,「其實教學可以有不同思維,未來會調整教學比重,把閱讀也納入重點,讓學生培養出所謂的語感。」

其他老師們也認為,陳超明的演講拋出很多觀點,相信反芻內化後,對於之後在教學現場應用上會很有幫助。

About 陳超明
出生:1958年
現職: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GEAT)理事長、實踐大學應用外語系講座教授、政治大學英文系兼任教授
經歷:政大公企中心主任、外語學院院長、英國語文學系系主任
學歷:美國佛州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
著作:《 語言管理:面對世界人才大戰的台灣策略》、《教得少學更多》等書

文/樊語婕

延伸閱讀》想和外國人聊天?從天氣下開啟談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