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巡迴講座、制定築夢計畫 特殊選才獲台成交三校青睞

辦過獨立媒體《囹語》、擔任國際審查會議的兒少代表、曾徒步走訪綠島及蘭嶼訪談當地人、遠赴日本做踏查研究⋯⋯,細數自己在高中生涯曾參加過的大小活動,剛畢業自彰化高中的林宗洧有著滿滿的感觸,這些活動經驗不僅啟蒙了他想深入研究各種社會領域的志向,是讓他得以順利透過特殊選才錄取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的養分,更讓他同時獲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交通大學百川學士學位學程的青睞。

就學時豐富的活動經驗,啟蒙了林宗洧(右)的學涯志向,也讓他得以順利錄取台大社會系。(照片提供/林宗洧)

社會議題洗禮 學會應對不同聲音

從高一、二起,林宗洧總會把握機會參與社會或公益相關活動,「參加前除了理解內容、資格限制這些基本層面,也要想想這活動是否值得投入時間成本、想從中學到什麼,先設定目標。」早早就立定要以特殊選才申請校系,他認為,就學時的學習歷程幫助他在組織書審資料時,能更簡單地透過活動形塑鮮明的個人特質,「重點在於要讓教授一眼看出自己對社會議題的熱忱,及期望能做出改變的決心與行動力。」

林宗洧相信,為自己發聲才能促成溝通與改變,因此,他積極透過各種管道為弱勢族群爭取權益、解決困境。因媽媽來自越南,身為新二代的他坦言,過去曾有好一段時間感到自卑,不敢主動談論出身背景,但保持沉默,只會讓他人更輕易地為自己貼標籤。

為了消除大家對新二代的成見,同時也幫助更多新二代學會自我認同,他在今(2019)年年初時透過內政部移民署的築夢計畫,帶領母校彰化和美國中的學子展開一趟尋根之旅。過程中,林宗洧以紀錄片播映、台北小旅行等不同形式,帶新二代認識外籍移工在台灣艱難的足跡,也帶他們自我探索,試著講述自己的故事。「希望往後大家想到新二代,不再覺得是個悲傷的弱勢群體,也希望新二代能對自己的文化感到驕傲,擺脫社會為他們冠上的標籤,盡情地在不同領域發光發熱。」

夢想化為行動力 懂得觸類旁通

高二他偶然得知《兒童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簡稱CRC)國家報告審查會議,主動爭取擔任兒少代表。雖說兒童權利公約保障的是18歲以下孩童的權益,但成人作為兒權能否落實的掌權者,也應有所理解。他在審查會議前四處採訪、收集兒少的意見,也因而理解到兒童權利公約的實踐,還須透過不斷的溝通與對話才能達成。

透過CRC巡迴講座,林宗洧(前中)期望能讓更多人理解弱勢族群的需求及困境。(照片提供/林宗洧)

「從這個活動也進而理解到英文的重要性。」他補充,比起會中其他兒少代表需要透過翻譯才能讓審查委員理解其意,會中他選擇以全英文向國際委員闡述台灣兒少的困境,「翻譯在語言的轉換上,語意多少會流失,像翻譯的措詞如果不夠強烈,便很難讓審查委員理解兒少正面臨什麼不平等的處境及遭遇。」

為了破除這些障礙,他報名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的青年體驗學習計畫,並決定申請保留台大學籍,更在自己的Facebook上發起:「背著CRC環島去」── 巡迴講座,針對各年齡層設計不同教學方案。他說,「除了想藉此訓練演講技巧外,也希望透過講座,讓更多人理解兒少或弱勢族群正面臨的困境,讓他們的需求能被聽見、進而被解決。」林宗洧認為,參加活動後的延續性很重要,應為了解決問題而付諸行動。

對此,林宗洧在彰中時的地理老師盧昕彤讚許地說,「他的優勢在於夠主動、積極,且總是能將夢想化為行動力,高中三年透過活動的洗禮,他變得更自信、勇敢,也更懂得如何以柔軟的身段應對不一樣的聲音,這點是很多高中生難以做到的。」林宗洧建議,可多關注和興趣相近的粉專、機構官網,「其實社會組能參與的活動比自然組還廣,懂得觸類旁通、探索興趣很重要。」正是就學時期廣泛接觸的這些社會議題,造就了今日的他,不僅成為他升學時的養分,也讓他學到如何與世界對話,替自己發聲。

 

About 林宗洧

出生:2000年
學校:彰化高中
錄取: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交通大學百川學士學位學程

文/林郁宸

延伸閱讀》沒出國也有豐富國際事務履歷 時間管理助她拚上台大外文
想瞭解更多英文學習資訊,歡迎加入EnglishOK LINE@官方帳號好友